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干了

加入书签


    现在的六部尚书基本都是崇祯初年的人,户部尚书傅昌宗,吏部尚书周应秋,工部尚书徐大化,刑部尚书倪焕,礼部尚书张我续,兵部尚书申用懋,以及督政院督正,靖王朱履祜。 (.  . )

    刘时敏看着七人,详细的道:“诸位大人要做的是——从自身革新,到地方,然后推及大明的影响,要尽量简洁又细致,将各部的政务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要采取的动神作书吧等等,一五一十的奏报给皇。”

    几个人听的都是一怔一怔的,他们没少见皇,不论嘴说的还是奏本写都很齐全,皇帝这是何意?

    刘时敏见几人都愣神,一挥手道:“来人,笔墨……诸位大人可以慢慢想,列个条目,写好了告诉杂家,杂家带着去见皇。”

    尽管不明白皇帝要做什么,可这些都是他们得心应手的事情,便相继应声,各自找地方坐下,开始写了起来。

    可没多久傅昌宗第一个将写好的纸揉成团,扔到一旁的垃圾篓里。

    接着是徐大化,写着写着紧锁眉头,没多久也揉成一圈,扔进垃圾篓。

    周应秋,倪焕等人也是相继如此,

    最后靖王朱履祜苦笑一声,看着六位尚书道:“诸位大人,我算是明白皇为什么让我们写了,这些政务我们处理起来是条理分明,轻而易举,可细细追究实在是杂乱不堪,无从下笔。”

    其他几人都无奈点头,六部现在几乎承接着整个大明的权利,六部之间也错综复杂,想要理清楚,根本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周应秋稍神作书吧沉吟,道:“皇的意思,我大概能猜出一二,是希望我们各部能够彻底理清政务,然后轻松应对,推动大明革新……”

    “革除旧弊,推陈出新。”傅昌宗言简意赅的道。这件事朱栩没有提前跟他说,显然是有要考考他们这几人的意思。

    徐大化这位工部尚书,算是尝到了为国尽力的同时掌握权力的快感,他看向傅昌宗,神色带着一丝敬畏的道:“那,傅大人,这个我们该如何着笔?”

    徐大化声音一落,众人都看向傅昌宗。

    傅昌宗环顾一圈,思索一会儿道:“这样,我们先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各部,写出可能进行的革新,如果皇不满意,回去之后,再召集各部部议,详细商讨,给皇写一道满意的奏本。”

    傅昌宗的意思很简单,先写简略,框架,细致的东西可以回去之后慢慢填补。

    众人都赞同,简单说了几句,又各自忙碌着写着。

    即便是这样,七人写的也颇为吃力,算是第一次系统性的总结,从部里到京城,再到大明,还要考虑宫里,内阁,六部之间,没多久变成了七个人在一起的商议了。

    刘时敏一直在一旁看着,神色不变,心里都在默默思索。

    皇帝这分明是要理清大明的官政体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使得一切都清晰明了,不给他们推脱,人浮于事的空隙。

    足足有一个时辰,七人才算勉强写好,刘时敏收起来,然后看着他们微笑道:“诸位大人稍候。”

    几人也都客气的点头,虽说司礼监权力被大幅度压缩,没有了内相的威势,可刘时敏神作书吧为司礼监二号人物,皇帝的近侍,谁也不敢轻易得罪。

    刘时敏带着一叠厚厚的纸张,送入御书房。

    朱栩正吃着一碗清粥,一见迫不及待的拿过来。

    最面的是户部的,也是傅昌宗所写。

    朱栩一边喝着粥,一边盯着看。

    傅昌宗这叠纸写的很详细,言称‘需内革’,大致是精简人手,明确职责,然后是梳理政务,再次是整顿纲纪,然后才是谈及户部的关于‘户籍’,‘田亩’,‘税收’,尤其是‘商税’,他谈及较多,也有不少想法。

    朱栩微微点头,放到一边,看向下一叠。

    这个是周应秋,吏部的。他称‘内监外视’,是要内部监查,外部察视,然后谈及对官员的监督,考核,升迁等等。周应秋写的相对较多,显然他是对吏部有不少新想法与考虑的。

    朱栩放到一边,又拿起下一叠。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