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人心惶惶

加入书签


  罗和聪准备的材料非常充分,公文包里装得满满的,整整盘问了项宁轩五个小时,问题洋洋洒洒记录了十多页。想来,他要准备这么多资料,不知筹划了多长时间,大部分资料的确有问题,经不起推敲。

  到最后,项宁轩也放弃抵抗,知道的就直说,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反正他问心无愧,查到的那些问题还扳不倒他,随罗和聪折腾去吧。

  项宁轩脸色铁青地出来后,连公司都没去,就直接回家去了。

  第二天,大老板被查了个底朝天,回家等判决的消息就在太初集团内部被传得沸沸扬扬。

  其中,最神异的自然那能支明辨是非的獬豸角。别管做得多隐秘,它都能给你查个水落石出。

  连项宁轩都扛不住,其他人要是有什么贪赃枉法,岂不是一查一个准?

  这个结果对于某些人来说,犹如兜头一盆冷水浇下来,瞬间透心凉,心飞扬。而在集团总部周边突然冒出来的一队宪兵和部分检察官更是让气氛压抑到极点。

  很多人都已经无心做事,生怕哪天被检察官叫去喝茶。

  原本按计划进行的改制方案也被搁置,各组审核人员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把之前核对过的资料再盘点一遍。

  别说,还真发现了不少问题。

  ――――

  “张总,刚接到消息,我们当时的改制资料被送到罗和聪手里复核了,不会出问题吧!”尹卓一脸焦虑地在张维江办公室里转圈圈。他追随前来的副镇长张维江成为最早一批加入龙骧军-太初集团的元老。

  由于当时严重缺乏管理人才,张维江被委以重任,负责管理粮仓,后来又屡次升迁,成为龙骧军后勤管理和地方行政方面独当一面的大员。

  在共和国核心地带,在木系、土系和德鲁伊法术效果的增益下,农业技术发展迅速,田地亩产量翻着倍往上涨。仓库里的粮食多到放不下。农业的地位自然有所下降了,由于央行还没找到可以替代粮食的新等价物,粮食的价值就被恒定,没法随意涨跌。

  太初集团旗下的农业部门只能勉强保持盈亏平衡,成为改制精简的部门。

  抱着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想法,在太初集团改制时,张维江主动离职下海,拿着不菲的补助金,凭借以往的关系承包了三座粮油加工中心和十多处大型农场,组建了维江农业科技公司,一举成为排名前十的私营企业家。

  尹卓也拿出自己全部补助金,成了维江公司的股东。

  张维江承包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利用深厚的农业技术积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积极向外扩张业务。国内偏远地区以及大毛、天竺、南棒等国,距离遥远,路途危险,运粮过去,运费都是粮食的好几倍。张维江便以技术和管理入股,谈妥了数十万公顷的农场合作项目,成为很多外国政要的座上宾。

  但是,张维江还达不到项宁轩那样视钱财为粪土的境界,他最擅长的是精打细算。末日之初物资紧张的时候,也只有他这样的老扣,才能保证所有人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物资供应。能用一块钱做到的事,张维江绝不会多花一毛。

  这样的性格,在改制承包时也发挥了作用。固定资产不好操作,但是相关的农业技术和新型农用法术体系在估价时,是被严重低估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土地和农用机械别人都能弄得到,而这些技术和法术才是维江农业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原来审核账目时,懂行的都被张维江疏通了关系,外聘的审计人员则根本不了解技术的价值,因此,不论是改制时还是太初集团进行中的财务审核,都没被揪出问题。

  “你慌什么?之前又不是没被审核过,不都没事吗?”张维江坐在总经理办公桌后,气度沉凝。他颇看不上急得热锅上蚂蚁似的尹卓,要不是看在他的个人战斗力和功勋兑换的大量补助金,出来创业的时候,也不会带上他。

  现在,罗和聪掺和进来,事情已经失控,张维江自己心里也发毛,但他表面还是能保持镇静,养气功夫比尹卓强出不止一筹。

  “怎么能不慌,罗和聪手中有神器獬豸角,连项总都被查了个底朝天,我们……”尹卓摇头道,“张总,你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补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